2021年1月23日下午,“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本届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举办。研修班历时一周,旨在培养中国阐释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体系。国内阐释学领域的10位专家为学员授课13次,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青年学者参加了学习和研讨。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研修班的所有活动在均在线上进行。
结业仪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跣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前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开举教授及全体研修班学员共同参加。
简短的结业仪式上,张跣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向授课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张院长指出,本届研修班授课内容丰富、涵盖了文史哲诸多领域,既包括西方阐释学的历史和概念,也包括中国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突出了研修班的特色,即,以中西方理论为资源,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体系。阐释学研究是一种基础研究,研修班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事业当中来,把它做大、做强、做出影响。这对当代哲学三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张跣教授主持结业仪式
接下来,本届研修班的两位学员,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付佳楠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思伊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付佳楠同学表示,通过学习,对阐释学的基础理论及概念有了更深刻、清晰的理解,老师们的讲解和和思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让自己茅塞顿开,站在更好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问题。特别感谢授课专家和共同学习的老师同学,在交流和切磋中,不断碰撞出思考的火花。李思伊同学也对本次研究班提供的精彩课程表示深深的感谢。他从自己的学术经历出发,表示多位学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考据、阐释,夯实了他做为中国学者的立场,而同时多位专家对西方哲学理论的讲解,也让他更好地感受到了中西对话的魅力所在。两位学员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学员的强烈共鸣。
学员付佳楠发言中
学员李思伊发言中
随后,广外阐释学研究院陈开举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发言。陈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广外阐释学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渊源、成立的历史及宗旨,广外阐释学研究院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呼应,负责承办每年的春季“中国阐释学”研修班。虽然本届研修班没能来到广外校园举行,但得益于前期的精心安排、专家和学员们的共同努力,线上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然后陈教授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反馈意见给出了解答和承诺。在发言最后,陈教授勉励学员们要将阐释学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机结合,打牢根基,建立起“中国阐释学”的大厦。做为平台建设机构之一,广外阐释学研究院愿意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希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交流切磋,为中国阐释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贡献。
陈开举教授发言中
最后,张江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张江教授首先回顾了历届“中国阐释学”研修班的盛况,他希望通过研修班的影响力,让阐释学得到长足发展,以此来推动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大踏步前进。他很欣喜地看到“中国阐释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创建学术期刊、开设各类学术论坛,形成了学术研究的阵地、固定的研究队伍。张教授指出,“强制阐释论”引发的大讨论作为现代人文科学史上几次重要的讨论内容之一,仍然充满生气,“强制阐释论”自概念起,而后范畴,最后形成体系。他鼓励青年学员要做有思想的学问,说好中国的理论。最后,张教授希望青年博士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阐释学的学术洪流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建立起“中国阐释学”的学术共同体。
张江教授做重要讲话
结业仪式在学员和专家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员们都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阐释学的研究交流,为推动构建“中国阐释学”这一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