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举教授主讲“经典大讲坛”:价值尺度、物化阐释与人的现代性本质——《货币哲学》的阐释学批判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3-06-09

陈开举教授“经典大讲坛”讲座:价值尺度、物化阐释与人的现代性本质——《货币哲学》的阐释学批判

 

20236月7日晚7点至9点,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举办了 “经典大讲坛”讲座,题目为“价值尺度、物化阐释与人的现代性本质——《货币哲学》的阐释学批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开举教授主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徐章宏教授主持, 900多名观众在线聆听并参与讨论 



    徐章宏教授首先向直播观众介绍了陈开举教授的履历,指出西美尔的《货币哲学》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互动,阐释了近代以来货币经济学现象和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即,西美尔的论述重点不是货币经济机制,而是阐述货币经济对人、社会与生活的影响。

 

正式开讲前,陈开举教授提及了本次讲座的缘起。上海外文出版社自2019年始,陆续出版“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系列,应庄智象社长邀请,对《货币哲学》撰写了导读,对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脚注以及文尾术语归类等。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西美尔简介、《货币哲学》主要观点、对该著作的简评和结论。

陈教授首先梳理了西美尔的生平以及《货币哲学》的创作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对后世的影响力。指出西美尔研究兴趣极广,善于将不同学科和方法整合,进行融通式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可归为社会学、哲学;他十分注重方法论,将社会学归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反实证主义思潮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强调社会是由互动结合的若干个人的总称,而非单个人的总和;他的研究实际上也被称为当代文化研究的先导。1900年西美尔发表巨著《货币哲学》,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视角于一身,引发了持久的反响。西美尔也与马克思韦伯一起被誉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



接着,陈教授介绍了《货币哲学》主要观点,从阐释学的角度,梳理了该理论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开始,发展成为对人的生活全方位的物化表征推动了人的多维价值的物化阐释,达到对现代社会中人的本质做出深刻的批判性阐释的目的。(1)货币作为物的本质功能:货币从具体的物到作为普遍的价值表达形式固定下来。西美尔论述了货币由一般的物,到被指定为价值表征物,到抽象的尺度或数的概念;对于价值的客观化的表征方式,货币剔除了人的主观因素,冷冰冰地表述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一种数的、尺度的关系。2)货币的社会文化本质:从货币问题开始,穿透到日常社会生活现象的哲学、社会学研究层面。货币通过表征价值涤平了不同物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货币通过数量上的交换遮盖了个人(劳动成就) 的特点。如果说,货币本质上就是代表了物,那么,人也就在交换关系中被表征、被阐释了,一种彻底的物化的阐释。对于货币这种物性诠释人性、工具理性束缚和控制主体的本质,西美尔提出了著名的“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的批判。

然后,陈教授评价了该著作,认为货币哲学整合了以社会学、哲学为主的多个相关学科的视角和成果,当时颇具影响的以索绪尔为代表现代语言学、符号学的影响常见于西美尔的论述之中;马克思对货币、资本系统、深入、宏大的研究陆续发表和传播,因此,《资本论》对《货币哲学》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西美尔成功地将原来是经济符号的货币转化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表征符号。

最后,陈教授肯定了西美尔的巨大贡献和影响,但也指出西美尔对于货币对人的物化阐释,由于缺乏对于资本作为人类等级制的表现形式的深刻认识,他的批判不可能抵达人之彻底解放、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深度;并再次提挈讲座题目中的关键词:价值尺度(尺度)、物化阐释(异化)、现代性阐释(理性主义、数理逻辑)。  

在问答环节中,陈开举教授针对观众提出的“工作内卷现象”、“绩效量化指标考核”、“劳动异化”“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与其他哲学体系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徐章宏教授谈到西美尔的学术领域难以用当时的学科传统进行界定,他生前没有得到同时代人应有的尊重,成为“学术界的陌生人”。针对这一学术悲剧人物现象,陈教授谈及做学问的基本素养,认为跨学科研究者需清楚自己的学术关键词,学会融通各学科,同时不忘专业性,既要探究事物的本质,也注意方法上的合理性。

徐章宏教授在总结中指出陈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精彩纷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解读了西美尔高深晦涩的观点,同时针对观众的提问,陈教授的回答接地气,使我们对日常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