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江教授、中国社科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跣教授一行来我院指导工作。同日下午,在第四教学楼414张江教授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讲座。阐释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开举教授等研究员及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师生现场聆听,张进教授主持了讲座。
(张江教授讲座现场)
张江教授首先就我校成立阐释学研究院的意义进行了主旨发言。张教授指出,阐释学研究院的成立以及学院未来的蓝图规划对中国的阐释学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张江教授从借鉴、发现、创造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张江教授首先谈了阐释的范畴。他从西方学者狄尔泰谈起,从普遍意义上讲,阐释就是“距间说话”,最初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信使赫耳墨斯传达宙斯的话语的行为。传话人传递说话人意图的忠实度,传递与理解的关系,映射到文艺理论上就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言的“此在”关系。阐释是人类生存的方式,离开阐释就无所谓人,阐释无处不在。
(张江教授与听众交流)
张江教授详细讲解了阐释的存在方式。根本而言,阐释作为一种活动无处不在,它是存在的表达方式。那么,问题来了,阐释本身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呢?什么样的阐释才是有效的阐释?在古希腊,修辞就是阐释,张江教授以苏格拉底的两位学生瑟诺和柏拉图为例,讲述了阐释既可以原意传递说话者的意图,也可以被传话人曲解后而传递;稍后天主教对圣经的阐释成为西方阐释学历程中的一部分;近代德国哲学家施赖尔马赫则系统研究了阐释的一般性规则;法国启蒙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很重视思维的理性,“理性是一切”,将理性对阐释的作用推向极端,因此,西方阐释学一段时期内遮蔽了人的感觉、直觉和冲动的意义。不过,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一问世,就打破了“理性至上”的统治地位,狄尔泰认为,精神作为一门科学,其主观现象区别于自然科学现象,狄尔泰主张追求事物的本来面貌。再后来,叔本华、伯格森、尼采等人及其学说的出现,使西方文艺理论发生了根本转向,非理性开始占据上风。尤其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详细剖析了人的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为阐释学之意义阐释确立了合理性。
不过,接下来西方阐释学却误入歧途,它不再追求现象的本来面貌,混淆了好与坏的界线,所有本原问题都被颠覆,它去掉了传统,对错是非没有标准,没有道理可讲。张教授认为,到此,西方的阐释学已经“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鉴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做符合阐释论者意图的阐释”,这就是强制阐释。强制阐释是西方各学科领域的普遍现象:“先确定立场,运用某种理论,阐释现象,强迫现象服从理论,削足适履”。作为学者,中国阐释学可借鉴西方,但万万不可失去自己的话语根基。张江教授举例自己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论辩,最后,哈贝马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阐释学资源丰富且多元,大有可为。张江教授鼓励青年学者,在学术方向上,不要走老路,他借习近平主席的话鼓励大家,应“主动设置议题,用标识性概念表达自己”。张江教授从自己的学术经历和造诣出发,进一步说明强制阐释论和公共阐释论的社会价值。
(现场部分师生合影)
现场交流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张江教授耐心解答。张教授区分公共阐释有效性与真理的关系,有效性不一定是真理,但思维的正态分布可以解决公共阐释是否可为真理的问题。对阐释本身的发展而言,随着人的道德感、理性的不断进步,公共阐释注定会无限接近客观性。
注:张江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批评》主编、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阐释学、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研究,在中西文艺理论及中国当代诗学研究领域尤有建树。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哲学研究》《文艺争鸣》《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部分论文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影响广泛。代表性作有《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纲》《“阐”“诠”辨》《“理”“性”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