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阐释学研究院在科研楼一楼演示厅举办了“博士生、青年学者研究指导会”。阐释学研究院部分学术委员出席会议并对与会者进行了专题指导。指导会由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
学术委员张教授,以四句话勉励和要求博士研究生做好研究和学习:良好的基本逻辑训练、广博的知识积累、建立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结构、强烈的自觉的问题意识。
以“A是B”,“A不是B”为例,张教授与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从命题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的有效性问题,延展到一段话、一个篇章的写作中可能出现的不严谨乃至自相矛盾的现象,对研究对象内部构成部分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和诸类构成要素间排序的混乱,文章不能坚持聚焦于核心问题和分析方向上的“逻辑摇摆”问题。由此导致文章的论述深度欠缺、论述焦点不突出、论述力度缺失问题。进而,张教授论述提出训练逻辑能力的方法:细读经典的形式逻辑等基础教材,认真解答其中的习题,通过有意识的长期训练就能够逐步改善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和优化论述的效果。
所谓广博的知识积累,张教授解释说,人文社科研究者应该通过博览群书,积累相关的人文知识;通过研读本学科最重要的主干著作(重要人物和主要学派的骨干书目),打好坚实的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基础;此外,还要注意研读与本学科和方向交叉的、关联性和开拓性强的文献,使自己的研究具有良好的深度和广度潜质。
建立好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框架,要求研究者以熟读本专业方向一部经典基础教材,对于其中的主题、结构、细目、核心观点烂熟于心,形成对该学科和方向清晰而扎实的框架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文献,主动将新的内容和有价值的新观点增补到业已形成的知识结构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就能够在清晰的专业认知结构中完善专业知识,熟知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主动丰富和完善这个体系化的结构,明确需要着力的方向和知识板块。这样的认知框架和知识框架能够有效地确保所学知识的有效性,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判断力保证研究的效率。
最后,张教授强调,研究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自觉的问题意识。在前述环节的基础上,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学术成果上,就是要运用知识和研究能力,发现和提炼出需要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经过深入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好的研究成果形成为一篇文章或者一部著作,该成果的名称就应该呈现为对所研究问题的凝练。学术问题重在深刻、彻底,如同掘井,宜深挖,忌肤浅地空论。因此,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尤其需要注意从小的问题出发,深刻分析之后,得出关于该类问题的见解,以小见大,而绝不是从大的问题入手,泛泛而谈,得不出有深度有价值的结论。
主题发言之后,两位教授和学生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问答互动。对于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孙教授评价说,研究如果能够紧贴现实的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就能够提炼出时效性强的研究问题,提升研究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