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的心理基础与机制”高端论坛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0-12-23

 

2020124日,经过精心筹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阐释学的心理基础与机制”高端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陈琦教授、马宁教授、刘志雅教授、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广州大学陶东风教授、山西大学梅建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教授参加了会议。阐释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开举、办公室主任周新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六、七年以来中国阐释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理论的提出,对公共理性、社会认知理性等基本概念的厘定,到近期关注的阐释学与心理学的跨界研究,提出心理学与阐释学的结合是否可能?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阐释学研究的跨界融合是否可能?如果可能,其中的结合、运行机制如何?这些问题也是本次主题研讨会的几大基本论题。

陈琦教授从计算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指出从心理学的背景研究阐释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利于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他强调了在心理学上,自我觉知与表达,由内到外的阐释行为乃是自证行为;马宁教授从社会认知的视角,论述了阐释的哲学思辨与心理学实证研究在印象形成机制这个概念或认知环节上的交叉结合,认为对该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解释阐释的无穷性,从认知失调的心理学现象揭示了自证的冲动是阐释得以持久进行的动力,从集体无意识和群体意识解释了人们从众的心理压力以及克服它、提升创造力的阐释动因;刘志雅教授从斯芬克斯之谜入手论述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求证的问题,论述了心理学上客我、主我、自我确证过程中的神经机制、运算模型和理性模型。

鞠实儿教授从文化作为意义之源的视角论述了文本及其意义的文化相对性,论述了意义阐释中的复杂性,介绍了多重文化融合理论视域下意义的特征,最后简要说明了阐释中的逻辑问题;梅建华教授从心理学与哲学的跨学科视角论述了自我理解,分别阐述了哲学传统、物理主义、认知科学视域下自我理解和自证过程中道德自我的作用;薛少华教授以“生态心理学如何阐释世界”为题论述了行动作为理解、阐释世界的一种模式,强调意义存在于符号系统的外部,而行动(包括阐释)过程中的确证与选择使得处于文本外部相关的环境因素指向了部分的自我。

陶东风教授简述了文化研究和后现代文论对于阐释标准的基本观点,强调前理解不可消除,但不宜神秘化,其扩展和修正在阐释的过程中展开,形成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他特别强调,文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意义,阐释中文本和阐释者不断进行着交互作用,但是阐释应该具有一定的公共标准。他对心理学之于文学阐释的适用性持保留态度,因为阐释应该是在审美状态下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的理性过程(心理学、科学强调的正是这样的过程)。陈开举教授从人对自我的理解不能直接获得,需要通过镜像或对象化的表征反观和确证入手;他以百年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建构为例,简要论述了民族文化在文学等文化作品中展开自我确证的阐述或表征的文化心理表现,说明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也具有自证的本质性特征。

与会专家发言的过程中,大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会专家对这两个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当然,也更加清楚了文学阐释学必须与其它阐释学区分开来:文学创造奇异,具有非认知性、体验性、共鸣性等特点,而其它阐释学强调的是共识性与认知性。大家共同期待相关发言和讨论能够早期成果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