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鉴传今教授应阐释学研究院与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的
邀请
,于
2022年3月17日上午
进行
“现代
性
”专题
首次
授课
。本专题共分两次,持续两周
。
鉴教授首先指出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我们要从科学性、理性上来认识世界的起源、发展状况、价值取向,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考虑,这样我们才能够认识今天乃至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与关于“现代性”的探讨有密切的关联。然后,指出现代性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现代”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是一个概念群,即包括“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现代化”、“后现代性”;从时间、空间以及价值判断维度来对这个概念群进行界定与区分,提出“一贯性”和“间断性”两者缺一不可;关于“现代性”的内涵,给出“时髦性”“新奇性”、“飞逝性”关键词,并进行深度解读;关于“现代主义”的理解,“现代主义”即“先锋主义”,“先锋”指与当前不同,意味着反派当下,更反叛历史,“主义”指终身的信仰。接着,认为从17世纪开始,现代性的标志是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展开以及产业的兴起,所以产业社会就成为现代性判断的标志,其中特别强调量与质的判断;并指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分对于今后学术研究和写作有巨大的帮助。最后,从文学、社会学分别探讨现代性观念;指出在文学领域,现代性特别地突出,强调它的新奇性、瞬间性,以及它的兴起所带来的启示性、颠覆性;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理性化、科层制、工具思维是与之前社会最大的区别,并阐释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祛魅”、“克里斯玛”Chrisma效应,以及吉登斯提出的“脱域”概念。
本次授课持续两个多小时,鉴教授旁征博引,由深入浅,大家感触颇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