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研究院举办线上学术研讨会:公共理性与公共阐释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2-09-02

2022年8月28日上午9点,“公共理性与公共阐释”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办。《江海学刊》主编赵涛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辉编审中山大学政府事务学院院长谭安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沈湘平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阐释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开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张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涛教授作为嘉宾参与发言与讨论。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张江教授作开场致辞,围绕阐释的公共性、公共理性在公共阐释中发挥的作用、公共理性的定义与建构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指出不同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阐释空间里,人们自愿进入,展开平等、自由对话,不受身份地位限制,通过协商努力达成共识或者没有共识。阐释的自觉性应该落实在阐释的公共性追求上,其中,自由的语言表达是公共的基本前提之一,复杂的是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有显性、有隐性之分。期望阐释学运动能进一步深入下去,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学者理论,而是建构中国阐释学,可以与西方阐释学进行对话、相融。认为中国阐释的标准是通达,如果说阐释本身是一种生产,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衍生,并希望中国阐释的相关概念能被接受和广泛使用。

 

张江教授致辞中

 

谭安奎教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考辨阐释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异同点。指出作为精神形态空间的阐释空间,与政治哲学上公共空间有高度的相近性,如强调话语交流是中心;在政治哲学、伦理层面上,由于社会的多元性,达成共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寻求一致性则压力更大,而公共阐释寻求是在价值、意义、期望的层面上,即严格的狭义的道德层面上寻求一致性和共识,建议先确定阐释的内容、对象,准确定位自己关注的焦点,这样才能把政治哲学、伦理层面上的疑问提前消解。认为公共之根是独立、此在之间的关系,并表达自己的困惑:如果没有特定的社会关系支持,自由、平等、非强制的公共关系是否可行?同时,针对公共理性的文学表达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谭安奎教授发言中

 

沈湘平教授聚焦公共理性的解读,探讨了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公共阐释者,认为从群体来看公共理性的应用和公共阐释是有边界的,属于文化界,阐释的理解者应是全体公众而非大众,较小程度的公民自由反而有利于公民的精神发展、公共理性。主张公共理性作为有人生的理性、表现为深层理性的实践理性是公共理性的本质

 

沈湘平教授发言中

 

吴宏政教授从哲学视角系统地梳理了阐释的目的、本质、原理以及特征,力图回答四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阐释?阐释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是否可能如何进行比较合理的阐释阐释的公共性特点具体有哪些?认为阐释空间是多个主体相互组建的,公共阐释属于超验的思想阐释,而非经验的知识阐释。

 

吴宏政教授发言中

 

臧峰宇教授认为知识生产的公共性为公共阐释奠定合理的基础,指出人们对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存在误解,知识不等同权力,只是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话语建构的角度阐述了公共阐释何以可能,认为主体性的凝视活动体现了知识阐释的现实力量,公共理性赋予时代精神的表达,建构清朗的公共阐释空间。

 

臧峰宇教授发言中

 

陈开举教授从语言翻译的视角论述了文本阐释中的难点,指出实物概念化后再次回溯实物时,不一定能等同;概念到语词之间不是一一对应;以及听话者与说话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分析了难点产生的原因:脑文本与具体的文本之间存在差异,并通过翻译学的发展历程来印证翻译阐释的相对性。

 

陈开举教授发言中

 

赵涛主编基于语言文字学、文化底层逻辑探讨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和独特的言说方式,提出以文补白,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认为公共理性是有限的、相对的,过于强调实践的能动性,无法做到“知几”,即无法体会将变未变之危,因此,我们应该强化危机意识,提升预见性、干预能力。

 

赵涛主编发言中

 

张跣教授将公共理性视作类本质的人类的一种能力。认为公共理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可能性;既是历史性的,又超越具体历史;体现了个体中的公共性,公共性中的个体性。

 

张跣教授发言中

 

孙辉编审将公共空间类比广场,它是一种分散的平等自由的社会网络组织形式,认为在广场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非正式的,相互依赖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主张公共阐释必须是基于规则的阐释,公共理性是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哲学家的使命是给历史赋予意义,并期待进一步深化公共阐释论。

 

孙辉编审发言中

 

最后,张江教授作总结发言,谈及各位嘉宾的发言给予自己的启发,并期待与各位嘉宾再次就公共阐释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