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媒介与阐释”高端论坛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3-07-04


 

20236月27日,由阐释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媒介与阐释”高端论坛顺利举行。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嘉宾包括研究院邀请的特邀专家、广州大学陶东风教授和戴登云教授、暨南大学的刘涛教授和曾一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曹胜高教授和阐释学研究院的张伟教授。论坛由特邀专家和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共同主持。 

 

与会嘉宾热烈讨论中 

首先,论坛特邀专家提出媒介阐释学方向的可能性这一讨论主题。如果有此可能性,是基于什么道理、要用什么方式进行?并强调今天讨论的主题要聚焦,大家共同提出好的建议,深入讨论。

广州大学的陶东风教授第一个发言。他认为媒介和阐释的关系变得密切,因此应该有媒介阐释学。陶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关注阐释的对象、阐释主体的变化、阐释者身份的变化、以及阐释活动的媒介环境。媒介主动建构意义,阐释是理解的过程,而理解的核心是意义。不同媒介对意义的理解有制约和建构的功能。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三个媒介时代分别对应三种文化。在媒介变迁的过程中,阐释主体越来越大众化,每次革命都导致阐释者身份的大众化。原来由知识分子垄断的话语权被网络消解了。另外,不同环境对接受阐释的习惯方式带来影响,这一点非常值得研究。

陶东风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的刘涛教授从生成规则与图像阐释的程序视角聚焦探讨了图像阐释。刘教授认为阐释应从数字媒介的装置逻辑出发,关注图像生成系统中的程序性(procedurality)。在媒介与传播语境下,阐释领域被挑战了,因此文本形态有变化,需要复活一些视角,接受美学的现状。不管媒介化、中介化、平台化或流动化的变与不变,阐释的公共性更复杂了。本质性的变化是由于整个传播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沟通越来越困难了,必须去理解例如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规则。

 

 刘涛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的曾一果教授带来的是关于公共阐释与理性的媒介批评的论题。他认为,文学批评已过渡到以图像和视听媒介文本的时代,媒介的文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阐释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读者带有批评家的味道,大量网民大众粉丝带有网络批评的暴力,构成新的多方参与的批评空间和领域,互相争夺阐释权力。因此有人提出批评最好退场。阐释可能更多是对意义的追寻,对文本的不断解释。在今天,媒体不解释可能更好,用浅描而不是深描的方式。他呼吁回到公共阐释,理性地媒介批评。其次要有客观的数据,不同人参与进来,在多元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共识,最后要还原原来的某些场景。

 

曾一果教授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曹胜高教授向在座嘉宾分享了经典阐释中的三个赋义:制度赋义、道德赋义和学术赋义。广州大学的戴登云教授探讨了阐释的真理与真理的阐释,提出媒介带来感知的混乱和阐释的悖论,并讨论了由此带来的挑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张伟教授谈及阐释是不是语言符号的概念以及非语言符号是怎样构成阐释实践的两个问题。

最后,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对特邀专家提出的殷切希望表示感谢,各位嘉宾的发言都使人受益匪浅。阐释学研究院未来的阐释研究要彰显自己的特征,任重而道远。最后,特邀专家补充,媒介阐释的空间是混杂的,关键在于怎么颠覆传统的认知,回答媒介的阐释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的问题。希望各位学者继续思考媒介和阐释之间的关系,探索构建媒介阐释学知识体系的切实可能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