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先发教授为听众带来第二场阐释学系列讲座,题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武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陈维良教授和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联袂主持了讲座。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老师、科研人员和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华先发教授在讲座中
华教授首先指出,如果不算上早期西方传教士的翻译工作,英语世界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中华经典诠释传统的研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些研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方学者观察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眼光和心得体会,同时也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对这些研究的爬梳和厘清不仅有助于了解英语世界的学者们如何研究中华经典思想,还有助于了解中华经典思想在西方世界传播的情况,促进中西文明互鉴,更好地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接下来,华教授细致梳理了英语世界对中国经典阐释的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的起步阶段、50年代-70年代的发展阶段,以及80年代至今的兴盛阶段。在起步阶段,研究队伍比较弱小,常见的只有个位数的汉学家,如加德纳、威利和卜德。他们的研究成果少,且主题和视角较为单一。在发展阶段,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华裔学者也积极参入进来。研究的主题和视角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成果比较丰硕。
讲座重点介绍了兴盛阶段的特点:研究队伍宏大,研究主题丰富多彩、研究视角多样、研究方法中西互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研究中国经典阐释的队伍以美国、英国两国人数最多,出现夫妻搭档、父传子、师传徒的现象,如白牧之(E. Bruce Brooks)和白妙子(A. Taeko Brooks)出版了The Original Analects 《论语辨》,卫理贤(R. Wilhelm)和卫德明(H. Wilhelm)父子之研究《易经》。研究主题涵盖介绍和研究中国经典阐释思想、中华传统思想流派阐释、中西阐释思想比较研究、中国经典阅读与注释、专门课题研究、中国经典及其作者思想阐释,包括《周易》、《诗经》、《论语》、《孟子》、《老子》、《荀子》、《墨子》、《管子》、《淮南子》、《黄帝内经》、《史记》、《太玄经》等典籍的阐释,以及代表中华传统思想流派人物(董仲舒、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章学诚、梁启超、鲁迅等)思想的阐释。研究视角有整体论、语言学、历史发展、美学、诗学、文学批评和比较视角,可谓丰富多样。研究方法则涉及了加注、形式校勘、编修校勘、比较法和校释方法。
最后,华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对中国经典阐释研究未来走向的预测。他认为,其研究视野将会更加广阔,多视角参与和跨学科研究会带来更多的系统性。研究主题会继续走向多样化,如何重新诠释中国的经典文献成为探讨的主题。研究方法也将更成熟与严谨。
华先发教授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