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苏艳教授讲座(二):西方翻译理论中的集体自恋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5-01-03



  2024年10月2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苏艳教授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邀请,在科研楼一楼演播厅作翻译系列讲座第二讲“西方翻译理论中的集体自恋”。讲座由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主持。来自英文学院、商英学院、东语学院等多个院系的教师代表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本次讲座。


苏教授在讲座上

讲座伊始,苏教授巧妙地以通天塔里的纳西索斯幽灵作为隐喻,将人类与上帝通话的媒介通天塔比作翻译,引入了神话故事纳西索斯Narcissus)来隐喻自恋情节,从而展开了对西方翻译理论中集体自恋现象的深入阐述。苏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不仅涉及了翻译理论的文化底蕴和心理根源,还探讨了翻译实践中的性别自恋问题,以及种族自恋在政治修辞中的体现。

苏教授指出,西方翻译传统中的集体自恋不仅体现在对原文和译者角色的性别化隐喻上,还表现在对殖民地文化的女性化刻写和种族自恋的政治修辞中。她通过分析Walter BenjaminGeorge SteinerJacques Derrida等翻译理论家的著作,揭示了翻译理论中潜在的自恋倾向,并探讨了这种倾向如何影响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此外,苏教授还讨论了后殖民翻译理论对种族自恋的批判,以及女性自恋在翻译理论中的解构性探索。她通过Dona Marina的例子,展示了女性主义译者如何在反男性自恋的过程中构建女性话语系统,并强调了女性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讲座的最后,苏教授对当前英美国家图书贸易失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文化自恋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负面影响,并呼吁构建更加平等和开放的翻译环境。



讲座现场

陈开举教授总结到苏教授的讲座从神话、宗教、阐释等知识溯源,从字面意义深入文化、生理、心理、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方面融会贯通,深度解读翻译背后体现的性别意识问题,其主题对于在座的师生在翻译研究上有着方向上的启发,其严谨和细致对于文章写作上更是有着精神上、方法上的启迪。苏艳教授的讲座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审视西方翻译理论,她的深刻见解和独到分析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次讲座不仅增进了师生们对翻译理论的认识,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我们期待苏教授未来能带来更多精彩的学术分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