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跣教授讲座:阐释循环与阐释学的三次转向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3-03-26

    2023321日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跣教授应阐释学研究院的邀请,举办了题为“阐释循环与阐释学的三次转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主持,通过线上会议和线下课堂的方式进行。我院部分研究员、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研究生以及部分兄弟院校的学者聆听了讲座。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张教授首先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要学习和研究理论?经过简单的介绍,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理论具有对话性、充满未完成性,所以理论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开启可能性

本次讲座主要对阐释学的基本特征及阐释学史上哥白尼式革命性质的三次转向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张教授先从阐释学的词源Hermes(赫尔墨斯)谈起,作为神的信使,赫尔墨斯把神的信息传递到人间。他要翻译和解释神旨,不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从神的世界到人的世界的语言转换。阐释学与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许多学科有交叉,“多元而含混”,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的问题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

阐释学的发展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语言学、语义学以及修辞学。语言学(尤其是语法学)研究语言的内部规律,揭示文本客观性层面具有的意义;语义学或曰语文学强调对文献历史性的关注,通过文献材料来确证客观的历史。二者跟阐释学有密切的关系。阐释学涉及五个方面的要素,即理解、翻译、解释、应用和实践技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第五个要素实践技艺的加入,使得阐释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智慧。

阐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从古到今至少可以归为六种类型,分别是作为圣经注释理论的阐释学,作为语文学方法论的阐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科学或艺术的阐释学,作为人文科学普遍方法论的阐释学,作为此在和存在理解现象学的阐释学,以及作为实践哲学的阐释学。它们体现了阐释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次重大转向。

第一次转向是由特殊阐释学到普遍阐释学的转向,一方面指的是阐释学的对象从《圣经》和《罗马法》等卓越的问题转到一般的、世俗的文本,另一方面指的是从个别片段的规则解释的收集到作为解释科学和艺术的解释规则体系的转向,代表人物是施莱尔马赫。作为现代阐释学之父,施莱尔马赫使阐释学突破了具体阐释对象的局限性,提出并强调了心理的解释在理解过程中的必要性。狄尔泰被视为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折的关键人物,在西方阐释学传统中最具代表性。通过狄尔泰的阐释学为精神科学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使阐释学成为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论。其最大意义是,理解的重心从对语言文本的理解转向了对历史的理解,为人文学科奠定了一个系统的历史学基础。

第二次转向是从方法论阐释学到本体论阐释学的转向,或曰从认识论到哲学的转向。海德格尔对此在进行生存论的分析:阐释学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文本或人的其他精神客观化物,而是人的此在本身;理解也不再是对文本的外在解释,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揭示。他认为此在的现象学就是阐释学。阐释学哲学成了关于人的历史性的学说。人作为在世存在,总是已经处于某种理解的境遇之中。伽达默尔一生都在研究一个基本问题——对话和理解如何可能是此在(Dasein)的一种存在方式。他为阐释学带来了语言学的转向,建立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阐释学。可以说,第二次转向由海德格尔开创、并由伽达默尔完成。

第三次转向是由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阐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阐释学的转向,或者说从单纯作为理论哲学的阐释学,到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阐释学的转向,包含着批判和反思,真正回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可以在普遍性层面和特殊性层面上运作,把普遍规则运用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去追求正当的行动。这是20世纪阐释学哲学的最高发展。第三次转向涉及较多人物,例如贝蒂、哈贝马斯和保罗·利科。前面二者都与伽达默尔有争论——致力于方法论的贝蒂提出了阐释四原则,认为伽达默尔没有提出有价值的方法;哈贝马斯认为伽达默尔的理论本身不具有社会批判意义,对真理的问题没有充分的肯定。利科的思想包罗万象,把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等很多东西都糅合了进来。

在讲座的最后,张教授总结到,整个阐释学史围绕着阐释学循环展开,是阐释学意义大为拓展和深化的过程。整个阐释学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阐释学循环,是西方阐释学史上一以贯之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涵义是阐释过程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它不断得以扩展,是一个周而复始、回环往复、不断延展、无休无止的循环。此时,张教授再次回应了讲座之初的问题,强调理论的深刻性在于它是一种开启理解文本、理解世界的可能性。

张跣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听众们的深刻思考。最后,陈开举教授进行了总结,谈到张教授今天的讲座具有很高的哲学性,他清晰地梳理了阐释学的概念、特征和发展等脉络。理论的发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再回到简明的状态,第二轮的起点显著高于原来的起点,阐释学的三次转向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陈院长邀请张跣教授4月中旬来参加由广外阐释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新媒介与阐释”学术研讨会,让各位学者能有机会就阐释学相关问题与张教授展开更深层的探讨和交流。

 

 

线下课堂讨论现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