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江华教授讲座(一):作为知识生产的哲学翻译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4-06-24

 

   2024620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覃江华教授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邀请,在科研楼一楼演播厅作了一场题为“作为知识生产的哲学翻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主持,来自高翻学院、商英学院、英文学院、东语学院等多个院系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覃教授以翻译阐释学目前已进入加速度发展阶段”为引子,开始了今天的讲座。他从定义、案例和反思三个方面展开对哲学翻译的阐述。传统上翻译一直被视为隐喻,与“忠实”和“背叛”的道德说教字眼相关联,认为翻译是机械性替代,仅仅以原文为标准来评估译文,并声称任何文本都不可译。对翻译的重新定义开始将其视为一种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的物质实践、一种需要写作与知识复杂度的解释行为,开始意识到每个文本因可以被阐释而都可译。翻译是一个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译者必须克服文化语境的非对称性。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基础、知识生产为核心、价值创造为目标的社会文化活动;翻译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哲学翻译是一种哲学知识生产机制,是不同哲学知识体系之间信息迁移与转化的符号过程。作为知识生产的哲学翻译,一方面要解决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因文化语境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知识差”(knowledge gap)问题,另一方面要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的“知行差”(knowledge-action gap)。

谈及哲学知识体系生成的翻译机制,覃教授首先强调哲学与翻译的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关联:众多哲学家以翻译为个案或隐喻来研究一般的问题、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向哲学话语寻求观点上的支持和权威、哲学家和学者译者评论过哲学话语的翻译。福兰指出,“哲学也许比其他任何体裁都更需要将翻译推向极限,以努力传递目标语中并不存在的术语”。哲学知识生产的翻译机制包括语内、语际、符际和识际翻译机制。除不同知识系统之间的语际翻译外,语内翻译与符际翻译同样至关重要。在知识(再)生产过程中,译者结合现实语境需求,因时/地/人制宜,参考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处理,称为参译(reference translation),是哲学知识生产的典型方法之一。覃教授列举了严复、陈望道、耶稣会士的翻译性知识生产,以及张东荪哲学翻译与哲学创造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这四个案例。哲学知识生产的另一典型方法为创化,是对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是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对现有材料进行筛选、加工和重组,通过媒介传播出去,产生一定接受效果,共同创造新价值。

最后,覃教授对目前我国的哲学类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进行了反思性评析,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中华学术外译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实施路径是什么、传播效果又如何?中华学术外译是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传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的自然外溢。作为国家知识生产和管理的中华学术外译,应以组织知识生产和管理为核心,个人知识生产和管理为基础。其中,个人因素不可小觑,因为人是知识生产者,是管理决策者,也是知识接受者和消费者。哲学类中华学术外译为受众的知识生产提供可供体认、参验的原材料,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国哲学更好地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让世界受众走进哲学的“中文世界”,也需要使中国哲学融入世界,把中国哲学放到世界范围内去探讨和思考。

 

覃教授在讲座中

 

在讲座的最后,覃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互动。听众们围绕翻译理论和实践以及哲学的相关问题向覃教授提问,覃教授耐心地一一作答,现场学术气氛达到高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覃教授的讲座,对翻译和哲学的密切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感谢阐释学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并表示对明天覃教授的第二场讲座充满了期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