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建平教授讲座:现代艺术与艺术观念

作者:阐释学研究院        时间:2024-11-25


20241121日下午,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在科研楼一楼演播厅作了一场以“现代艺术与艺术观念”为题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广外阐释学研究院张伟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李昌舒教授、广外中文学院张向荣教授、王焱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现场参与聆听了此次讲座。

高教授讲授现代艺术与艺术观念

讲座伊始,高教授首先提及了贡布里希(Enst Gombric)颇具争议的一个观点——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is only artist。(不存在艺术,只存在艺术家)对此,高教授强调要回归原文,面对其所阐述的“事实”时需要有“为什么”“由何来”等一系列藏于“背后”的学术追问。这里的“艺术”是以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而Art就是将艺术罩上“灵光圈”(halo),使它有“灵韵”(aura)。贡布里希的观点是出于其努力破除这种“灵韵”的立场。

借此,高教授开始梳理关于“艺术何为”的系列线索,指出被中国人翻译为“艺术”的有三个代表不同概念的词,它们分别是artArtthe fine arts,它们彼此差异又互相关联、重合,唯有立足于历史语境,才能辨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首先是以小写字母“a”开头的art,最初指涉的范围甚广,指通过学习或实践所获得的某种技能。到了中世纪,art用以表示“skill in scholarship and learning.”,特别指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art成为一个与nature(自然)及know(知识)相对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艺”字原作“埶”或“蓺”,表示种植,引申为才能。后来有“六艺”的说法。而“术”原作“術”,《说文》解释为“邑中道也”,即城镇中的道路。后来指“医、方、卜、筮”。两者与今天的“艺术”没有什么关系。古时“艺术”两字并用泛指各种技术技能。

直到18世纪中叶(1746年),现代艺术体系伴随专门概念的提出逐渐形成。高教授肯定了法国人巴托(Charles Batteux)在“艺术”观念形成及其地位提高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巴托在《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beaux arts,即the fine arts的概念,列举了五种美的艺术,即绘画、雕塑、音乐、诗歌和舞蹈,再加上两种附属的美的艺术,即建筑与演讲术,构成了“52”的组合体系,并指出这些艺术追求“同一原理”——摹仿。从狄德罗、莱辛再到康德,这个组合的形成与确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教授强调,恰是“美的艺术”(the fine arts)组合的提出推动了“艺术”与“工艺”(craft)的区分,不仅适应了专门教育机构发展的需要,还促进了新型艺术研究部门的形成。

接着,高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以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大写字母意味着某种神圣性,例如God是基督教的一神,gods是希腊的多神。套用开场时提及的贡布里希的句子,即“从来不存在着一个以大写字母G开头的God(神),只存在着造神和信神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Art的存在是一种现象学上的存在,其存在依赖于社会氛围。高教授指出,艺术之所以成为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是受到了康德“审美无功利”与“艺术自律”两个美学核心观念的深远影响。尽管康德理论在现代美学史上受到了多次批判,但也恰是这些批判成就了他的不朽,贡布里希的观点不过是又一次将工艺纳入美的艺术视野之中而已。

谈及艺术的分类,在传统意义上,“艺术”分为精英艺术、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当代“艺术”则分为传统艺术、先锋艺术和通俗大众的艺术。其中,先锋艺术提出的系列问题带来了艺术概念的更新,超越了“摹仿”“表现”“有意味的形式”乃至一切形式。在先锋派这里,艺术与美脱离并回归到与生活的结合当中,如果说先锋派意味着对“institution”挑战和破坏,那么新先锋派则借助现代博物馆、艺术馆回归“institution”。

最后,高教授强调,以大写字母A开头之Art意味着aura(灵韵),而这种aura在机械复制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和GPTSora大展身手的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新的挑战。对此,高教授呼吁艺术要回到对人的感性需要上来,感性的广义的美依旧是艺术的必要条件,在新条件下重建艺术与美的关系,乃时代之需。

讲座现场

临近讲座尾声,张向荣教授作了生动凝练的总结,世界因艺术而五彩斑斓,对艺术的思考理应成为我们思想基因的一部分,愿这样的思考常伴我们左右。时隔9年,高建平老师再次莅临广外传经送宝,在座师生收获颇丰,期待与高老师在广外的再次相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外科研楼5楼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