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下午,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社科联名誉主席、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之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蒋承勇教授在科研楼一楼演播厅举办了一场题为“‘感性解放’与‘审美现代性’——浪漫派之另一阐释”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阐释学研究院院长陈开举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英文学院、文化文学研究院及其他多个院系的教师代表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蒋程勇教授在讲座中
讲座伊始,蒋教授首先对比了浪漫主义的个性与解放特点与现实主义的理性客观特点,他赞扬了浪漫主义在德国的绽放及其个性主义对于中国五四初期的思想推动,但提到由于中国文化对张扬、自由个性的反对,个性主义难在中国扎根,国内浪漫主义研究也拥有局限。他指出,浪漫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流派,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它强调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与现实主义的客观描绘形成了鲜明对比。随后,蒋教授从宗教自由、民族自由、爱情自由、情感自由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自由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他特别强调了“感性解放”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浪漫派自由思维的核心。接着,蒋教授进一步从“情感自由”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出发,以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古希腊人神共存的艺术、启蒙思想为线索,以18世纪理性主义对感性自由的抑制为批判,探讨了情感自由与文学、艺术的深刻联系。
蒋教授的讲座最后聚焦于艺术自由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他提出现代性的艺术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美本身,这种美旨在表现人的内在情感。他强调,审美现代性给人类艺术带来了巨大的解放,使人们避免了因外在物质压力而导致的人性异化。审美现代性是为了让人性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是走向反面被硬化,而是应该表现出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

讲座现场
陈开举教授从传统的中医教育、宗教和伦理、道德道义几方面总结道,蒋教授分享的浪漫主义,和其强调的自由、感性、审美现代性对于文化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蒋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浪漫派和审美现代性,也为文学、艺术、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